越野赛按下暂停键,职业跑手怎么看?先慢下来,是为了之后能更安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1-06-06 15:1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6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暂停相关体育活动的通知,为山地越野、戈壁穿越、翼装飞行、超长距离跑等多类体育赛事活动踩下急刹车——要求全国暂停所有类似的新兴高危体育赛事活动,全面排查赛事风险。

这场整顿将在行业内掀起怎样的震荡?对于以此为生的职业选手又意味着什么?

“此前,越野赛良莠不齐,进行优生劣汰,让赛事变得更有安全保障,是迟早的事。”对于行业整顿的到来,国内越野跑的职业选手们此前已有预感,且大多充满期待。他们相信,整顿不会持续太久,也并非对行业的毁灭性打击,反而会促进越野赛在未来获得更好发展。

有人一年获数十万赞助费,有人以奖金为生

继城市马拉松之后,近几年,越野赛逐渐成为运动爱好者的新宠。

当越野赛在国内普及推广、数量激增,职业跑者逐渐浮现。他们依据比赛成绩的累计积分,被划分成顶尖精英、精英及普通选手等多个等级。

截然不同的生态随之构建:有人常年拥有稳定的品牌赞助,从一年十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比赛奖金成为锦上添花;也有人缺乏基础保障,赖以比赛奖金维持生计。

可当下,面对越野赛的暂时叫停,他们的态度几乎毫无差别。在认同之中,大多人对行业前景依然乐观,“先慢下来,是为了之后能更安全地跑下去。”

有人打算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休憩,也有人依旧保持每天训练。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头凝望自己跑过的那些赛事,他们发现一些安全隐患其实早已埋下引线,“只是侥幸地没有爆发”。

向付召

签约选手:整顿是契机,让越野赛未来会更好

在国内越野跑领域,90后女孩向付召是顶尖精英跑者,目前是跑鞋品牌HOKA ONE ONE旗下的中国队签约选手。自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就频繁参加国内外各类越野赛,对于不同组委会在赛事组织上的差异,向付召感受深刻。

2016年,向付召在库布齐沙漠参加过一场百公里越野赛,那也是她印象中最差的一场比赛。

“整场比赛很脱节,打卡点的位置竟然不在赛道轨迹上,而路标又没有做好,只有打卡点附近有,中途都没有,选手大多找不到补给站。”向付召回忆说,当天晚上,自己就打电话给组委会建议中止比赛,“沙漠里本就危险,主办方的安排又很不到位,晚上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且,在那场比赛之前不久,库布齐沙漠还办过一场汽车拉力赛,其中,就有汽车被埋。”欣慰的是,组委会最终听取了向付召的建议,赛事及时中止。

除了路标设置不规范,在越野赛中,向付召有时还会碰见路标被风吹走的意外情况。“我在英国参加的一场天空跑越野赛,在这方面就做得更好。尽管赛道也设置在没有树木的光秃秃的山体上,但组委会考虑到大风天气,会竖立铁丝插上三角旗,这种路标就更牢固。”

向付召

此前,向付召也参加过两届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那两年,当地是暴晒天气,可补给又不充分。跑在后面的选手,到了打卡点都没水喝,导致运动员被迫退赛。”向付召注意到,在赛道的危险路段,组委会也没有安排工作人员。

对比起来,她认为江南一带的大多赛事在救援方面就有更充分的准备,“比如,在浦江百公里越野赛中,如果是比较难的路况,几乎每隔1公里,就有一个救援人员在来回巡逻。”而在意大利参加“天空跑”越野赛时,向付召看见,如果是临近悬崖边的赛道,在最危险的路段,直升机会一直在上空盘旋。

“之前,越野赛组委会水平参差不齐。比如,一些比赛在重要路口安排专人指引,另一些比赛就没有,导致选手常跑错路;一些比赛在途中也会抽查强制装备,另一些比赛则可能在起始点的检查就不严格。”在向付召看来,此次行业整顿恰恰是让越野赛变得更规范的契机。

同为顶尖精英跑者,探路者飞越队的签约选手赵家驹有同样的看法。他期待,此后,赛事公司的资质审批变得更严格,赛事组织真正以人为本。

以奖金为生的职业跑者:宁愿等待比赛安全回归

比赛奖金对签约选手或许无足轻重,对另一些职业跑者而言,却意味着生计。

最“疯狂”的一年,陈朝江参加了56场大大小小的越野赛,多次站上冠军领奖台,斩获奖金十余万。可至今,身为精英选手的他,仍未和品牌赞助商签约。

自2017年成为职业选手后,奖金就成为陈朝江挑选比赛的重要标准。在跑圈,越野赛奖金不算高,冠军少的仅有五千,多则一两万。由于没有基础保障,陈朝江一向只参加提供奖金的越野赛,“商业赛事影响力大,但没有奖金,我几乎不接触,就减少了我获得品牌签约赞助的机会。”

陈朝江

事实上,也曾有品牌赞助商找过陈朝江,可条件苛刻,待遇不佳。“他们只赞助装备,另外有几万元奖金。可为此,我要牺牲很多个人自由,包括穿品牌服装参赛、参加商业活动、配合品牌进行宣传活动等等。”他断然拒绝,可也同时失去了最基础的经济保障。

去年上半年,当越野赛因疫情停摆时,陈朝江只能暂时做起临时工贴补家用。直到去年8月,赛事回归,他才开始辗转各个赛场。

在接触越野赛之前,陈朝江定居厦门。迫于生活中的压力,他于2011年开始跑步,却意外发现自己在越野赛上的天赋。他猜测,这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我从小在贵州的大山里长大,比城市长大的人更擅长跑山。” 

随着陈朝江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做职业跑者渐渐变成一条比打工更完美的路——既符合他的热爱,又能自由掌控时间,何况只要足够努力,薪资就是打工的两三倍。

陈朝江

只是,陈朝江清楚这并非长久之计。按照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再跑两三年没问题,但各种因素交错在一起,他已开始默默地谋划转型。

如今,计划参加的几场赛事可能都已泡汤,陈朝江打算先调整、休息,但他相信行业整顿时间不会持续太久。一旦很久呢?他说自己可以等下去,毕竟安全更重要。

赛事总监:组织工作应更细致,期待制度尽早出台

赛事组织者同样在等待,“期待相关规则、制度的尽早出台”。

身为杭州途非途户外运动策划有限公司的赛事总监,从2016年起,刘朝每年要负责组织一次杭州戴村山地越野赛和一次戴村山地马拉松赛。

“一开始也比较迷茫,我靠自己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的经验积累,逐渐摸索出更好的赛事保障机制。”刘朝认为,一个成熟的赛事组织者,一定是自己参与体验过很多赛事,才能更了解跑者的需求和痛点,在组织赛事时更好地优化改进赛事服务。

刘朝

业余时间,刘朝平均每年参加二十多场越野赛,也亲身经历过一些缺乏安全保障的比赛。

有一次,在一场高原赛事中,由于膝盖不舒服,他选择中途退赛。然而,他和几位退赛选手在打卡点等待了三小时,仍没等到收容车来接他们下山。“最后,还是其中一位退赛选手的家属开车上山接走我们。”刘朝说。

另一次,刘朝在比赛途中不慎摔伤,手、膝盖、胸部都已受伤、流血,组委会却没有安排医护人员救护,“当时,我是自己慢慢走到山下,自己打车去医院,养了几个月才恢复。”

刘朝

刘朝说,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越野赛组委会,往往会在赛道和各个补给点上安排医疗保障人员和救援队员,观察选手状况,帮助选手进行拉伸、按摩放松。下撤点位和各个卡点之间会安排好保障车辆,遇到状态较差的选手会要求强制退赛。

“越野赛的赛事组织上确实应该做得更细致。”刘朝总结道。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