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靠“四条”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11-18 11:22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率逐渐下降。但与此同时,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增长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极大影响我国年轻一代的健康水平,且会显著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给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为破解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难题,10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其中在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支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对高糖、高脂、高盐食品加强食品标签管理,不鼓励针对儿童的营销及食品包装中使用吸引儿童的图片、描述和外形设计。

/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 /

今年市儿童医院已收治10例儿童2型糖尿病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使得孩子们不得不宅在家里。因此,小胖儿格外多。”大连市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内分泌科专家常波告诉记者,门诊中体重增加的儿童明显增多,一个月能接诊到五六个,最多时有10多个。截至目前,病房已经收治10例儿童2型糖尿病,年龄在8岁~17岁之间,多是已出现了“三多一少”症状,“最严重的一个孩子,15岁,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孩子是被抬到医院的。”

常波发现,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肥胖对孩子的影响,仍旧认为孩子越胖越好,“胖有福气”。家长来门诊咨询最多的还是“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孩子总不长肉怎么回事?”家长担心孩子瘦,怕孩子吃不饱。而一些老人帮忙带孩子时,每天拿着碗追着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以至于孩子吃零食、喝饮料成为常态,长此以往导致一批“小胖墩儿”的诞生。

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肥胖的高发年龄有三个高峰期:婴儿期、5岁左右及围青春期。研究表明:10%~20%的婴儿肥胖会发展成儿童肥胖;40%的儿童肥胖会发展成青少年肥胖;75%~80%的青少年肥胖会发展为成人肥胖。肥胖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非肥胖儿童的3倍多;1/4~1/3肥胖儿童有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异常。日本有报道称,126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儿中,肥胖者占93.4%。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同时由于肥胖,孩子会有怯懦、自卑、孤僻甚至行为问题等心理行为问题。肥胖是儿童到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胆石症、痛风、某些部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甚至已经出现了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

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发胖

吃得多: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物。宅在家里看到自己喜欢吃的就会多吃,高脂类食物、甜食、零食都是孩子们特别喜欢吃的,如油炸食品、动物脂肪、内脏、蛋糕、雪糕等。

动得少:今年比较特殊,疫情期间孩子都不出门,在家中可能玩游戏、看电视,而不注意运动,这直接导致了能量消耗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快、咀嚼少、进食量大、晚餐进食多、不规律饮食、躺在床上吃饭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使孩子发胖。

遗传: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的原因。有报道称,正常体重的父母,双方孩子肥胖的发生率为10%;父母一方或双方都肥胖,孩子肥胖的发生率为40%。

如何界定肥胖?

体重超出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

超重:10%~19%。

轻度肥胖:20%~29%。

中度肥胖:30%~39%。

重度肥胖:40%~59%。

极重度肥胖:> 60%。

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较理想的表示肥胖程度的指数,能较好地代表由脂肪组织所构成的体重的百分比,不随身高而变化。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有很多种判定方法,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指标:

体块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

超重的BMI在85%~95%;肥胖的BMI>95%。

孩子胖了怎么办?

常波说,减肥是关键!

肥胖分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主要是指来源于其他疾病的。单纯性肥胖是由于热能摄入超过消耗所致,不伴明显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占小儿肥胖的95%~97%。因此,减肥应该减少产能食物摄入,增加热能消耗。减肥的方法主要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心理及手术等。但儿童不主张药物和手术减肥。

预防肥胖,动、吃是关键!

1.营养均衡:控制热卡,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在满足儿童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的情况下,给予低热能的平衡饮食,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配比适宜,无机盐、纤维素供给充分。要合理选择食物,既要注重营养成分又具饱足感,同时也要注意烹调方法,要以清淡为主。

2.饮食习惯: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如在固定地点进餐,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不能边玩边吃饭。避免晚餐过饱,不吃零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等。

3.合理运动:即使在家中,也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拖地、洗衣、整理房间等。

4.电视电脑少看:减少看电视、用电脑、打电子游戏的时间。看书学习也要注意中间休息,适量活动。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